首航新能IPO深度解析:暴涨244%背后的逻辑与隐忧
日期:2025-04-03 22:38:22 / 人气:14
一、上市表现:高开高走,募资缩水
首日暴涨244%:发行价11.8元/股,收盘40.65元/股,市值167亿元,市场情绪高涨,反映新能源赛道仍受资本追捧。
募资大幅缩水:原计划募资35.12亿元,最终仅募12.11亿元,缩水65%,可能因监管对产能扩张审慎,或公司调整融资策略。

二、创始人许韬:三度创业终上市
从通信到新能源的跨界:
2003年创立天时利通讯(无线通信模块);
2010年创立首航通信(车联网终端);
2013年切入新能源,创立首航新能,12年后成功IPO。
股权集中:IPO前持股52.75%,上市后仍控制超40%,家族财富达76亿元。
三、业务分析:逆变器+储能双轮驱动
核心产品:
光伏并网逆变器(占比51%-65%):主要出口欧洲,2023年全球出货量第十。
储能电池及逆变器:2021年后爆发,营收从700万飙升至12.46亿(2022年)。
业绩波动:
2022年高增长:营收44.57亿(+144%),净利8.49亿(+354%),受益于欧洲能源危机。
2023年下滑:营收37.43亿(-16%),净利3.41亿(-60%),或因欧洲市场去库存、竞争加剧。
2024年预测承压:预计营收27.13亿(-28%),净利2.55亿(-25%)。
依赖境外市场:
欧洲占比超75%,易受贸易政策(如欧盟碳关税)、地缘政治影响。
四、宁德时代的“战略棋局”
低价入股+订单绑定:
2021年11月,宁德时代以77亿估值入股(同期其他机构估值100亿),持股3%。
2021-2022年,宁德时代迅速成为第一大供应商(2022年采购额7.79亿,占比22%)。
双赢逻辑:
首航新能:获得电芯稳定供应,储能业务从0到12亿。
宁德时代:账面收益翻倍(2.07亿→4.02亿),同时锁定下游客户。
合作变数:
2023年起,宁德时代退出前五大供应商,转向亿纬动力,或因价格谈判未达成一致。
五、风险提示
行业竞争加剧:
光伏逆变器领域,华为、阳光电源等龙头占据主导,首航新能市占率仅个位数。
储能电池面临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碾压式竞争。
盈利持续性存疑:
2023年净利润腰斩,2024年预测继续下滑,若营收降30%,净利或跌破1.2亿。
供应链风险:
电芯供应商从宁德时代切换至亿纬动力,技术适配性和成本控制待观察。
六、结论:短期狂欢,长期挑战
机会:新能源赛道长期向好,首航新能技术储备扎实(102项专利),若储能业务持续突破,仍有增长空间。
风险:过度依赖欧洲市场、行业价格战、供应链稳定性是三大隐患。
宁德时代角色:虽账面收益翻倍,但合作持续性存疑,未来是否继续“输血”待观察。
投资者建议:短期关注市场情绪,长期需跟踪业绩兑现能力及行业格局变化。
作者:汇丰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关晓彤鹿晗"沉默式分手":一场流...04-25
- 沈腾林允恋情传闻再起波澜,月...04-25
- 71岁赵雅芝拍广告引热议,被指“...04-25
- 全红婵与马龙:“父女”情深背后...04-25